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自救、急救及危险化学品知识
- 岛城率先引入AI智能教练的驾校
- 日期 2024-06-29
发生交通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人们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往往会感到恐慌和不知所措。因此,了解自救、急救常识以及危险化学品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探讨和介绍。
一、伤员自救、急救知识:
在救助受伤者时,须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如果受伤者被压在车轮或货物下,应尽快移开车辆或货物,并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对于
受伤者无法自行下车的情况,可设法将其从车内移出,以避免二次受伤。
在遇到大规模事故需要送伤员至医院时,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应优先送往医院。对于伤员的搬运和急救,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侧俯卧的方式并保
持伤员的体温,防止休克等不良后果。当伤员出现失血情况时,应首先进行止血,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其他适当的止血手段。对全身燃烧伤员应
迅速扑灭衣服上的火焰,并进行紧急处理。
1、抢救伤员时,应先救命,后治伤。
2、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正确的方法是:设法移动车辆,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搬掉货物。
3、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设法将其从车内移出,尽量避免二次受伤。
4、遇重、特大事故有众多伤员需送往医院时,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应首先送往医院。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
应采用侧俯卧的方式。救助休克伤员时,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如遇伤员无呼吸时,应立刻对伤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5、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止血。在紧急情况下急救伤员时,须先用压迫法止血,然后再根据出血情况改用其他止血法。
6、伤员较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阻断动脉运动,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7、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伤员颈部动脉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8、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法止血(在腋窝或肘窝加垫屈肢固定)。
9、包扎止血常用的物品有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为伤员用绷带包扎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以免
睡觉时压住不舒服。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止血带止血是用弹性
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伤员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结扎于大腿的中部。用止血带为伤员止血,一定要扎紧,如果扎得不
紧,深部动脉仍有血液流出。
10、救助全身燃烧伤员的正确措施是:迅速扑灭衣服上的火焰,向身上喷冷水,脱掉烧着的衣服。烧伤伤员口渴时,可喝少量
的淡盐水。
11、救助有害气体中毒伤员的急救措施是迅速将伤员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12、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超过伤口上、下关节。关节损伤(扭伤、脱臼、骨折)的伤员,
应避免活动。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应用三角巾固定,保持脊柱安定,严禁乱加搬动,勿扶持伤者走动。伤员大腿、小腿和脊椎骨
折时,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骨折伤员固定伤处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二、常见危险化学品知识:
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特性,包括爆炸、燃、毒害、腐蚀等。对于这些化学品,人们需了解其相关知识,例如如何识别爆炸品、易燃固体等,并在
灭火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面对易散发腐蚀性蒸气或有毒气体的火灾时,扑救人员必须穿戴防护面具等装备,并站在上风处进行扑救。
综上所述,对一些紧急情况,掌握自救、急救及危险化学品知识至关重要。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在交通事故等不测情况中,安全。